重访唐山追忆当年 亲历者惊叹“换了人间”
“变化真的太大了!已经和我们记忆中的唐山完全不一样了!”这是这两天石家庄抗震救援者重回唐山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尽管他们每个人对自己当年在唐山的经历仍旧历历在目,甚至都能说出几处记忆深刻的地名和建筑,可当他们如今真正重回故地,眼前的一切却已“超出了想象”,连连惊叹“弹指40年,换了人间”。
□文/本报记者 红珊 林建树 图/本得了癫痫用什么药比较好报记者 张海强
第张掖癫痫医院排名一站:抗震纪念碑广场
贾清河巧遇66军老战友
重回唐山,位于市中心的抗震纪念碑广场是石家庄抗震救灾亲历者们的第一站。建成于1986年唐山抗震十周年的抗震纪念碑,是这座城市战天斗地的精神图腾,也是这方人民坚韧自强的性格象征。
仰望着33米高的碑柱,这些抗震救灾的亲历者肃然起敬。他们仔细品读着碑文,那是“7·28”唐山大地震与震后重建的真实记录。他们认真观看着碑身四周的浮雕,那是象征着唐山人民在祖国八方亲人的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峥嵘历程与英雄业绩。他们不时地拍照,不时地讲述,不时地询问,抚今追昔,感慨连连。
人群外,突然传来一声高喊:“我是66军197师589团的,有没有我的老战友?”喊话人是一位背着相机的老者,边喊话边高举手臂,向着人群翘首追寻。
“我是66军炮兵团的。”今年65岁的贾清河高声回应。当年,他所在的部队正在秦皇岛抚宁县拉练,地震发生后,所有战士迅速集结赶赴唐山抗震救灾。
不是一个师,不是一个团,却因为曾经同在66军,让两位老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我今天是过来拍照的,看到你们打着‘欢迎抗震恩人再回唐山’的牌子,就感觉特别亲切。当年地震时,我们的步兵师步兵团就在唐山,第一时间展开了救援。”找到战友的老者兴奋地告诉记者,并拉住从石家庄一同来的马金泉、刘兵群等几位老兵说,“来,我给你们拍几张照片。”
唐山抗震纪念碑前,也同样留下了刘氏宗亲会会员与10位石家庄恩人的集体合影。
第二站: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地震遗址”
李翠萍重回母校:里面一切都变了
在华北理工大学的校园内,至今仍保留着一处地震遗址。那是当年河北理工大学的图书馆,1976年7月刚刚建好尚未使用,即在大地震中被震毁。强烈的震波冲击使图书馆发生了倒塌,楼体西部由北向南倾塌,中间部分垂直下落,且主体直立保留,东部东山墙倒塌。而该楼的第一层完全粉碎,现在所能看到的是该楼的二、三、四层,且整体向北偏东方向移位了1米。也正是因为没有投入使用,地震后未在此处进行过抢救,所以得以保留了地震原貌。
昨天,当10位石家庄抗震亲历者在刘氏宗亲会会员的陪同下参观此处地震遗址时,不禁发出阵阵唏嘘。而相比其他石家庄的同行者,李翠萍的内心感受则别有一番滋味:“这里是我太熟悉的地方,只是这个图书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当年被单位派往唐山参加抗震救灾的李翠萍说,她当年就是在这所学校上的大学,“当时叫矿冶学院,我上学那会儿还没有这个图书馆,我是1974年从这儿毕业的,图书馆是1975年开建的。”
“校园还是那个校园,但里面的一切都变了。”李翠萍说,重回母校,她还能记起校区原来的样子,“现在的配电室位置原来是澡堂,我们原来的阶梯教室、张掖癫痫医院排名教学楼、宿舍楼的方位,我还都能辨得清楚。”
一路背着相机不停拍照的王昌平少言寡语,他说自己“只想用相机多记录一些唐山的影像,不愿多说,因为说起来伤心”。“这处遗址我在地震当年天天看到,因为癫痫病的症状那时我们河北医疗队就住在这附近,每天跑步去丰南县医院,帮助他们开展救治和防疫工作,到震后第二年才离开唐山。”
“那是一段痛苦的记忆,每每想起,心情都很复杂,我只想多留些照片,让我的子孙后代不要忘了那段历史,教给他们要传承一种精神。”王昌平说。